公司數位轉型首部曲:「降低隱性成本」

商業週刊 / 廣編報導

數位轉型儼然是現在公司的資訊部門首要議題,但是在談論大數據、AI、自動化之前,大多數公司的資訊基礎環境其實有許多隱而未發的問題,多數公司出現的迷思是:「現在公司IT沒什麼問題啊,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跟預算,維持現況就好」,然而事實是,公司經營者輕忽資訊規劃與資源配置,會導致公司付出許多隱性成本、整體生產力下降等後果,現在越不注意,花的冤枉錢越多,最可怕的是還不知道錢花在哪裡。

所以在進入「數位轉型」的課題之前,我們必須先專注在怎麼發現公司IT資產的「整體持有成本(TCO)」,才能降低營運隱性成本

據統計最常被公司忽略的營運成本就是資訊相關成本,大部分企業在資訊領域只看得見表層成本包含:

1. 軟硬體採購成本
2. 人力成本


但整體持有成本必須把硬體保固、備品、能源消耗(電力)、升級、人力管理成本等各層面列入計算,在資通訊軟硬體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成本冒出來,這些才是冰山下真實的成本。

舉例來說,一間中小企業要採購一台伺服器來執行ERP系統,真實成本不只伺服器跟ERP系統的採購成本而已,包含伺服器初期的規格規劃、資源配置,另外像是軟硬體保固保固、備用機、備份都要考慮進去,使用過程中也要處理作業系統更新、ERP更新,否則舊版作業系統可能有漏洞會被攻擊,人員的管理成本更佔了很大的比重,像是隨時要檢查伺服器的運作狀況、備份是否正常執行,有問題要進行除錯,最後伺服器到了生命周期尾聲,還要開始執行服務轉移、設備報廢等動作,以上所有項目才是公司持有一台伺服器的整體持有成本。

公司數位轉型首部曲:「降低隱性成本」

IT其實是公司的心臟,健康的資訊環境能輸送均衡的養分讓身體各個器官正常運作,但不健康的IT可能會讓公司從局部開始衰敗,進而影響全身機能甚至最嚴重導致癱瘓;所以給IT錯誤的定位、不願意投資IT或是投資錯誤都會導致嚴重後果,如何配置IT資源也對應到公司的經營思維,專挑便宜的廠商或是設備,最終都會因為「不專業」而讓自己深受其害。

更有另一種狀況普遍存在業界:「資訊相關供應商太多」,網路、伺服器、雲端、電腦…都是不同廠商,出問題之後容易發生互相推卸責任,延宕處理時間,造成公司人員還要耗費額外溝通成本去協調。

以上,這些都還沒提到因為資訊安全沒做好,所可能導致的災難性損失….

近年IT委外已經成為公司經營管理者的首要考量,其中一個因素歸咎於近年人力市場結構的變化,除了一例一休的衝擊,資訊人才普遍流動率高,80%的MIS人員無法長期留在同一公司裡,而中小企業聘僱的單一人員身上卡了太多勤務,分身乏術無法處理各資訊領域,導致成本持續增加但問題卻沒解決。

IT委外之成為趨勢,簡單來說就是CP值高,相同的成本可以為公司取得:

  1. 技術更全面的服務團隊
  2. 更嚴謹的風險控管
  3. 更即時的問題解決能力
  4. 一站式服務加速整體效率

面對營業成本不斷增加,公司在人事及營業成本上更要花在刀口上,懂得公司商業需求的資訊管理服務商MSP (Managed Service Provider)才能確保公司需求能被滿足,並且不需要額外消耗內部人員產能;

  1. 中小型企業可以透過MSP管理公司資訊環境,配合公司成長策略,提供穩定、高效率的機訊環境,精準控制資訊預算。
  2. 具一定規模的公司可以找MSP來跟資訊長配合,讓資訊長更專注在流程優化、策略規畫、資訊稽核、營運報表等核心工作,並由MSP來執行日常基礎環境維運,降低營運風險。

為改善資訊界亂象,並讓公司以更精簡的成本打造穩定的資訊環境,自由系統整合各大軟硬體資訊原廠,聯手打造IT資源生態圈,把所有軟硬體針對中小企業需求重新組合,以「服務」的形式讓夥伴「訂閱」,自由系統就像公司的資訊部門,透過「專業服務」,讓公司省去不必要的錯誤投資、意外支出,可以強化核心競爭力,提升整體產能,讓公司從此免去資訊方面的困擾。